VR/AR行业虽香,但中小投资者分杯羹要仍需努力!
今天来聊个贴近未来生活的科技行业——VR+/AR技术。我先说结论,VR/AR这俩词已经不是新词,但很多人仍然觉得很遥远,也鲜有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,这导致了消费市场接受度不高。行业虽香,但远未到中小投资者分杯羹的时候。
那么VR/AR到底是什么?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这两个名词的含义:
虚拟现实(Virtual Reality),简称VR技术,是利用设备模拟产生一个虚拟世界,提供用户关于视觉、听觉等感官的模拟,赋予用户更强的“沉浸感”。与VR技术在图像渲染、网络传输、感知交互等底层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的还有AR技术。
增强现实(Augmented REAlity)。AR技术广泛运用三维建模、智能交互等多种技术手段,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、图像、三维模型、音乐、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,应用到真实世界中,两种信息互为补充,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“增强”。这两种技术在视觉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别。
在此我用一张图概括一下他们的区别:
相对而言,AR比VR更容易体验到,比如手机上高德地图APP或者百度地图APP中都有AR导航功能(自己可以体验一下),这都是将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在真实世界里的运用。而VR这种沉浸式的体验,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《头号玩家》这部电影,主角所佩戴的设备就是未来有可能实现的VR一体机。在很多大型商场或者繁华的步行街中我们也能看到VR体验馆,这都能充分说明VR/AR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但是为什么我目前仍然不看好这个行业呢?
理由很简单,无外乎是以下四点。
第一,目前技术运用的场景太少。像AR技术除了前面所说的导航功能,还有娱乐游戏领域,如前几年爆火的《Pokémon Go》等游戏,另外像旅游展览领域也有运用AR技术的地方。但这都只是火爆一时,除了给人带来新鲜感,没有更多的实用价值。
第二,内容产业不够成熟。因为现在人们仍然习惯于屏幕信息,对新生事物更多是持有观望态度,导致内容创作者们对基于VR/AR技术平台的作品设计热情不高。没有市场就没有内容,没有内容就没有市场,这是个闭环。要打破必须从消费端开始。
第三,硬件设备价格不够亲民。这点从VR体验馆中就能看得出来,一般需要20~50元RMB体验10~20分钟。而硬件设备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,试想有多少家庭愿意拿个好几千甚至好几万就只卖一台游戏机?买一台高配电脑玩的游戏更多,还能办公还能做家庭影院难道不香吗?
第四,现在VR/AR技术仍不成熟。这是核心缺点,因为这类技术仍在探索阶段使得大规模应用无法实现,只能说现在是走一步看一步,一点点向前摸索。具体到哪天技术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应用了,我相信前三个难点将迎刃而解。
VR/AR是个庞大的产业,涉及硬件、软件的公司非常多,各个细分领域都未出现傲视群雄的龙头,但有好几家公司已经初显强雄之势。但以上这四点未解决,中小投资者都不应介入这个行业。美好的愿景是虚幻的梦,作为投资者一定要认清现实,选股的底层逻辑一定要简单,逻辑越复杂越有可能掉坑里。
最后,再次祝大家国庆节平安快乐!
VR视角 - 国内领先的VR/AR技术综合服务商,关注于国内外VR领域技术应用及企业发展动态,为VR合作商及爱好者提供内容支持、运营方案、品牌策划及供应链合作等VR服务解决方案,致力于为VR产业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,助力VR市场领域健康发展。
发表评论